鐤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鐤新华字典,鐤康熙字典,鐤中华字典,鐤國語詞典,鐤汉语字典。
【鐤】的读音
鐤字的拼音是:dǐng ,鐤的读音为:跟我读(点击跟我读/重新读即可听到鐤字读音)。
汉字 | 鐤 | 拼音 | dǐng |
---|---|---|---|
繁体 | 鐤 | 注音 | ㄉ一ㄥˇ |
简体部首 | 釒部 | 繁体部首 | 金部 |
总笔画 | 20画 | 部外笔画 | 12画 |
鐤字结构 | 左右结构 | 鐤字五行 | 无 |
鐤字叠字 | 非叠字 | 鐤字拆字 | 无拆字 |
五笔打鐤 | QHNN | 鐤字郑码 | PLZN |
鐤四角码 | 82127 | 鐤字电码 | 无 |
鐤统一码 | 基本区 U+9424 | 鐤仓颉码 | CBUL |
鐤造字法 | 暂无 | 汉英互译 | huge tripod of bronze with two ears; sacrificial vessel |
【鐤】的意思
基本字义
鐤
⒈ 古同“鼎”。
详细解释
◎ 鐤
◎ 古同“鼎”。
【鐤】的笔顺和笔画
1、鐤字的笔顺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笔顺读作: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2、鐤字的总笔画为:20画。部首是:釒部,部首笔画:8划,部首外笔画:12画。
3、鐤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鐤】字的近义词,【鐤】字的反义词
查无鐤的近义词
暂无鐤的反义词
【鐤】字的翻译
鐤字的英语翻译:dǐng
鐤字的德语翻译:dǐng
鐤字的法语翻译:dǐng
【鐤】字组词造句
鐤字怎么组词?
暂无组词
鐤字怎么造句?
未查询到鐤字相关的句子。
【鐤】字康熙字典
鼎【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鐤】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七】【鼎】。
『說文解字』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都挺切
『說文解字注』
(鼎)三足?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三足?耳謂器形。非謂字形也。九家易曰。鼎三足以象三台也。易曰。鼎黃耳。和當作盉。許亦從俗通用。象析木?炊。巳下次第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者、判木也。反?爲?。一?析爲二之形。炊鼎必用薪。故像之。唐張氏參誤會三足?耳爲字形。乃高析木之?旁爲耳。唐人皆作鼎。非也。唐氏玄度旣辨之矣。貞省聲。大徐本無。無此三字則上體未說。此謂上體目者貞省聲也。或曰離爲目。?爲木。鼎卦上離下?。何不以此說字乎。曰言易卦之取象則可。若六書之會意。必使二字相合成文。如人言、止戈是。目與木不相合也。故釋下體爲象形。上體爲諧聲。古叚鼎爲丁。如賈誼傳春秋鼎盛、匡衡傳匡鼎來皆是。鼎之言當也。正也。都挺切。十一部。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者。此字依韵會補。离魅蛧蜽莫能逢之。?協承天休。离俗用螭。依禸部則當作离。此用宣三年左傳王孫滿說。傳不言鑄鼎荆山之下。尙書古文疏證云。陜西同州朝邑縣西南三十二里有懷德城。漢縣也。漢志左馮翊褱德下曰。禹貢北條荆山在南。皇甫謐帝王世紀。禹鑄鼎於荆山。在馮翊懷德之南。山下有荆渠。酈氏水經注。懷德縣故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禹貢北條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卽夏后鑄九鼎處也。易卦?木於下者爲鼎。此引易證下體象析木之意。與?下引易證从日一例。古文?貝爲鼎。籒文?鼎爲貝。二貝字小徐皆作貞。郭忠恕佩觿云。古文以貞爲鼎。籒文以鼎爲則。亦誤。今正。京房說貞字鼎聲。此古文以貝爲鼎之證也。許說???者、籒文之則員霣妘字。此籒文以鼎爲貝之證也。凡鼎之屬皆从鼎。
【鐤】字源字形
鐤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