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是由宋朝作者黄庭坚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喜悦的诗句,古诗三百首的诗句,登楼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抒情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全文,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注释,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等内容。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黄庭坚,朝代:宋。译文对照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全文阅读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解释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注释大全

⑴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鬓(bìn)毛:鬓发。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斑:花白。

⑶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入:一作“出”。

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⑸川:这里指洞庭湖。

⑹“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huán):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⑺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⑻银山:一作“银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拼音

Tou Huang Mo Si Bin Mao Ban ,Sheng Chu Ju Tang Yan Yu Guan 。

Wei Dao Jiang Na Xian Yi Xiao ,Yue Yang Lou Shang Dui Jun Shan 。

Man Chuan Feng Yu Du Ping Lan ,Wan Jie Xiang E Shi Er Huan 。

Ke Xi Bu Dang Hu Shui Mian ,Yin Shan Dui Li Kan Qing Shan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摘录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诗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摸,去体会。这样的结尾,与王维《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及杜甫《缚鸡行》结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相同,都是不写... 古诗文网>>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