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赞」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司马迁的诗句大全

五帝本纪赞是由汉朝作者司马迁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古文观止的诗句,赞语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五帝本纪赞全文,五帝本纪赞译文,五帝本纪赞注释,五帝本纪赞赏析等内容。

《五帝本纪赞》,作者:司马迁,朝代:汉。译文对照

《五帝本纪赞》全文阅读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五帝本纪赞》译文解释

太史公司马迁说:学者多称赞五帝,久远了。然而最可征而信的《尚书》,记载的独有尧以来,而不记载皇帝、颛顼、帝喾。诸子百家虽言黄帝,又涉于神怪,都不是典雅之训,所以当世缙绅们都不敢说,不可以取以为证啊。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虽称孔子所传,但儒者怀疑不是圣人之言,所以不传以为实。我曾经西至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北到黄帝尧舜之都涿鹿,东到海,南到江淮,我所经历的地方,所见过的长老,往往称颂黄帝尧舜的旧绩与其风俗教化,固来与别处有所不同。那么别的书说到黄帝的,也或者可以为证。总之,大要不背离《尚书》所记载的接近这些。我看《春秋》《国语》,这两篇发挥阐释《五帝德》《帝系姓》很彰著。顾儒者但不深考而且有的不传讲。这两篇所发挥阐述得很显著,验之风俗教化固然不同一般,都是事实,一点也不虚。况《尚书》缺亡的内容多了,岂能因为它缺亡而算了呢?它所遗失的,像黄帝以下的事情,就时时见于其他的传说中,如百家《五帝德》之类,都是其他学说。有怎么可以因为缙绅难言,儒者不传,而不选取了呢?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不能择取。而浅见寡闻者本来就难为它讲说。我按照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次序,选择其中语言比较典雅的。所以写成本纪的开头。

《五帝本纪赞》注释大全

①《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因他曾任西汉太史令。《史记》各篇多有“太史公曰”,这是司马迁对史实加的评论。

②《尚书》:即《书经》,简称《书》,我国最早的史书,是有关尧、舜、禹史事和商、周帝王言论及文告的历史文献汇编。

③百家:《汉书》卷三?《艺文志》记载有《百家》篇三十九卷。一说为诸子百家。

④雅:正确。驯:通“训”,准则。事有所依,文辞又美,也就是有规范的意思。

⑤荐绅:即缙绅,有官职或作过官的人。缙:插;绅,大带。古时官员腰系大带,上插笏版(上朝用的记事手板)。

⑥《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中均收有这两篇文章。

⑦空峒:山名,传说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峒,音tóng。

⑧指《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等上古文字写成的典籍。

⑨顾弟:只不过。弟,同“第”。

⑩见:音xiàn,通“现”。表见:记载。虚:虚妄。

⑾书缺有间:《尚书》缺亡,空白很多。

⑿轶:音yì,通“佚”,散失。

《五帝本纪赞》拼音

Tai Shi Gong Yue :Xue Zhe Duo Chen Wu Di ,Shang Yi 。Ran 《Shang Shu 》Du Zai Yao Yi Lai ,Er Bai Jia Yan Huang Di ,Ji Wen Bu Ya Xun ,Jian Shen Xian Sheng Nan Yan Zhi 。Kong Zi Suo Chuan 《Zai Yu Wen Wu Di De 》Ji 《Di Ji Xing 》,Ru Zhe Huo Bu Chuan 。Yu Chang Xi Zhi Kong Tong ,Bei Guo Zhuo Lu ,Dong Jian Wu Hai ,Na Fu Jiang Huai Yi ,Zhi Chang Lao Jie Ge Wang Wang Chen Huang Di 、Yao 、Shun Zhi Chu ,Feng Jiao Gu Shu Yan 。Zong Zhi ,Bu Li Gu Wen Zhe Jin Shi 。Yu Guan 《Chun Qiu 》《Guo Yu 》,Ji Fa Ming 《Wu Di De 》《Di Ji Xing 》Zhang Yi ,Gu Di Fu Shen Kao ,Ji Suo Biao Jian Jie Bu Xu 。Shu Que You Jian Yi ,Ji Yi Nai Shi Shi Jian Wu Ta Shui 。Fei Hao Xue Shen Sai ,Xin Zhi Ji Yi ,Gu Nan Wei Jian Jian Gua Wen Dao Ye 。Yu Bing Lun Ci ,Ze Ji Yan You Ya Zhe ,Gu Zhe Wei Ben Ji Shu Shou 。

《五帝本纪赞》赏析摘录

《五帝本纪赞》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