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八」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元好问的诗句大全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是由金朝作者元好问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评论的诗句,组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论诗三十首·二十八全文,论诗三十首·二十八译文,论诗三十首·二十八注释,论诗三十首·二十八赏析等内容。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作者:元好问,朝代:金。译文对照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全文阅读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译文解释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注释大全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拼音

Gu Ya Nan Jiang Zi Mei Qin ,Jing Chun Quan Shi Yi Shan Zhen 。

Lun Shi Ning Xia Fu Weng Bai ,Wei Zuo Jiang Xi She Li Ren 。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赏析摘录

这首诗评论江西诗派。宋人是推崇学习杜甫的,而李商隐的能得杜甫遗意,学杜要先学李商隐,宋人早具有此说法。在元好问看来,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虽然标榜学杜,但并未抓住杜诗的真髓,而专在文字、对偶、典故、音韵等形式上模拟因袭,结果既未学到杜诗的古朴风雅得真谛,也完全失去了李商隐的精美纯厚的风格。因此他明确表示,不愿与江西诗派为伍,不愿拾江西诗派的牙唾。但是,这里元好问对于黄庭坚的态度怎样呢,关键是“宁”字的理解。教材P285注释57解释为“岂能”。也有不同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周振甫、冀勤编注钱钟书《谈艺录》的《〈谈艺录〉读本》... 古诗文网>>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作者简介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