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列御寇的诗句大全

愚公移山是由先秦朝作者列御寇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初中文言文的诗句,故事的诗句,文言文的诗句,寓言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愚公移山全文,愚公移山译文,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赏析等内容。

《愚公移山》,作者:列御寇,朝代:先秦。译文对照

《愚公移山》全文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译文解释

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注释大全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魁(kuí)。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5)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6)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愚公移山》拼音

Tai Hang 、Wang Wu Er Shan ,Fang Qi Bai Li ,Gao Mo Ren ,Ben Zai Ji Zhou Zhi Na ,He Yang Zhi Bei 。

Chuan Shui Zhong De Tai Hang 、Wang Wu Liang Zuo Shan ,Zhou Wei Qi Bai Li ,Gao Qi Ba Qian Zhang ,Ben Lai Zai Ji Zhou Na Bian ,Huang He Bei An De Bei Bian 。

Bei Shan Yu Gong Zhe ,Nian Ju Jiu Shi ,Mian Shan Er Ju 。Cheng Shan Bei Zhi Sai ,Chu Ru Zhi Yu Ye ,Ju Shi Er Mou Yue :“Wu Yu Ru Bi Li Ping Xian ,Zhi Tong Yu Na ,Da Yu Han Yin ,Ke Hu ?”Za Ran Xiang Hu 。Ji Qi Suo Yi Yue :“Yi Jun Zhi Li ,Ceng Bu Neng Sun Kui Fu Zhi Qiu ,Ru Tai Hang 、Wang Wu He ?Ju Yan Zhi Tu Dan ?”Za Yue :“Tou Zhu Bo Hai Zhi Wei ,Yin Tu Zhi Bei 。”Sui Lv Zi Sun He Dan Zhe San Fu ,Kou Dan Ken Rang ,Ji Ben Yun Yu Bo Hai Zhi Wei 。Lin Ren Jing Cheng Shi Zhi Shuang Qi You Wei Nan ,Shi Chen ,Tiao Wang Zhu Zhi 。Han Shu Yi Jie ,Shi Yi Fan Yan 。

Bei Shan Xia Mian You Ge Ming Jiao Yu Gong De Ren ,Nian Ji Kuai Dao 90Sui Le ,Zai Shan De Zheng Dui Mian Ju Zhu 。Ta Ku Yu Shan Ou Bei Bu De Zu Sai ,Chu Lai Jin Qu Dou Yao Rao Dao ,Jiu Shao Ji Quan Jia Ren Shang Liang Shui :“Wo Gen Ni Men Jin Li Wa Ping Xian Jun De Da Shan ,(Shi Dao Lu )Yi Zhi Tong Dao Yu Zhou Na Bu ,Dao Da Han Shui Na An ,Ke Yi Ma ?”Jia Ren Fen Fen Biao Shi Zan Tong 。Ta De Qi Zi Di Chu Yi Wen Shui :“Ping Ni De Li Qi ,Lian Kui Fu Zhe Zuo Xiao Shan Dou Bu Neng Xiao Ping ,Neng Ba Tai Hang 、Wang Wu Zen Me Yang Ne ?Wang Na Er Ge Wa Xia Lai De Tu He Dan Tou ?”Zhong Ren Shui :“Ba Ta Reng Dao Bo Hai De Bian Shang ,Yin Tu De Bei Bian 。”Yu Shi Yu Gong Lv Ling Er Sun Zhong Neng Tiao Dan Zi De San Ge Ren Shang Le Shan ,Zao Dan Wa Tu ,Yong Ji Ben Yun Dao Bo Hai Bian Shang 。Lin Ju Jing Cheng Shi De Gua Fu You Ge Gu Er ,Gang Qi Ba Sui ,Beng Beng Tiao Tiao De Qu Bang Zhu Ta 。Dong Xia Huan Ji ,Cai Neng Wang Fan Yi Ci 。

He Qu Zhi Sou Xiao Er Zhi Zhi Yue :“Shen Yi ,Ru Zhi Bu Hui !Yi Can Nian Yu Li ,Ceng Bu Neng Hui Shan Zhi Yi Mao ,Ji Ru Tu Dan He ?”Bei Shan Yu Gong Chang Xi Yue :“Ru Xin Zhi Gu ,Gu Bu Ke Che ,Ceng Bu Re Shuang Qi Ruo Zi 。Sui Wo Zhi Si ,You Zi Cun Yan ;Zi You Sheng Sun ,Sun You Sheng Zi ;Zi You You Zi ,Zi You You Sun ;Zi Zi Sun Sun Mo Qiong Kui Ye ,Er Shan Bu Jia Zeng ,He Ku Er Bu Ping ?”He Qu Zhi Sou Wang Yi Ying 。

He Wan Shang De Zhi Sou Ji Xiao Yu Gong ,Zu Zhi Ta Gan Zhe Jian Shi ,Shui :“Ni Tai Bu Cong Ming Le ,Ni Jian Zhi Tai Yu Chun Le !Jiu Ping Ni Can Yu De Sui Yue 、Sheng Xia De Li Qi Lian Shan Shang De Yi Ke Cao Dou Dong Bu Le ,You Neng Ba Ni Tu Dan Tou Zen Me Yang Ne ?”Bei Shan Yu Gong Chang Tan Shui :“Ni De Sai Xiang Zhen Wan Gu ,Wan Gu De Mei Fa Kai Qiao ,Lian Gu Er Gua Fu Dou Bi Bu Shang 。Ji Shi Wo Si Le ,Hai You Er Zi Zai Ya ;Er Zi You Sheng Sun Zi ,Sun Zi You Sheng Er Zi ;Er Zi You You Er Zi Er Zi You You Sun Zi ;Zi Zi Sun Sun Mo Qiong Mo Jin ,Ke Shi Shan Que Bu Hui Zeng Gao Jia Da ,Hai Pa Wa Bu Ping Ma ?”He Qu Zhi Sou Mo Hua Ke Da 。

Cao She Zhi Shen Wen Zhi ,Ju Ji Bu Yi Ye ,Gao Zhi Yu Di 。Di Gan Ji Cheng ,Ming Kua E Shi Er Zi Fu Er Shan ,Yi Cuo Shuo Dong ,Yi Cuo Yong Na 。Zi Ci ,Ji Zhi Na ,Han Zhi Yin ,Mo Long Duan Yan 。

Wo Zhao She De Shan Shen Ting Shui Le Zhe Jian Shi ,Pa Ta Mei Wan Mei Le De Wa Xia Qu ,Xiang Tian Di Bao Gao Le 。Tian Di Bei Yu Gong De Cheng Xin Gan Dong ,Ming Ling Da Li Shen Kua E Shi De Liang Ge Er Zi Bei Zou Le Na Liang Zuo Shan ,Yi Zuo Fang Zai Shuo Fang De Dong Bu ,Yi Zuo Fang Zai Yong Zhou De Na Bu 。Cong Ci Yi Hou ,Ji Zhou De Na Bu ,Zhi Dao Han Shui Na An ,Zai Ye Mei You Gao Shan Zu Ge Le 。

《愚公移山》赏析摘录

《愚公移山》主题思想即恒道。“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也正是对《列子》文本中核心思想的充分注解:首先,“愚公移山”故事象征了“道”的永恒性。联系其他篇章,从《列子》一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上分析即可看出,《列子》不但继承了《道德经》关于“恒道”的思想,而且从过程论的角度予以了发挥。《天瑞》篇在论及阴阳的时候分别以“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来指称天地化生的不同阶段。最后,作者又以“一”到“九”的数字象征大道循环往复的运动。而“愚公移山”故... 古诗文网>>

《愚公移山》作者简介

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著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皇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