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治的诗句大全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是由唐朝作者李治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全文,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译文,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注释,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赏析等内容。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作者:李治,朝代:唐。译文对照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全文阅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译文解释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注释大全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拼音

Long Lou Guang Shu Jing ,Lu Guan Qi Chao Fei 。

Yan Ri Nong Zhuang Ying ,Di Xing Jiang Wu Hui 。

Yu Ting Fu Rui Se ,Yin Bang Zao Xiang Hui 。

Yun Zhuai Hua Ying Gai ,Xia Piao Xie Chuo 旂。

Diao Xuan Hui Cui Mo ,Bao Jia Gui Dan Dian 。

Ming Zhu Pei Xiao Yi ,Lou Bi Lun Kai Shan 。

Hua Guan Lie Qi Yan ,Lan Xu Shen Fang Yan 。

Huan Jie Feng Le Chen ,Dai Xi Zhen Xiu Jian 。

Die Wu Xiu Xiang Xin ,Ge Fen La Su Chen 。

Huan Ning Huan Yi Qi ,Qing Xie Qing Chu Yin 。

Shu Lan Yan Qi Xi ,Liang Zao Chui Shu Pin 。

Fang Ji Liu Ge Tai ,Gong Shang Mo Nian Chun 。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赏析摘录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作者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