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陆游的诗句大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是由宋朝作者陆游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同情的诗句,忧国忧民的诗句,爱国的诗句,古诗三百首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译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注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赏析等内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作者:陆游,朝代:宋。译文对照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文阅读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译文解释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注释大全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

⑶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怆(chuàng):悲伤。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拼音

San Mo Li He Dong Ru Hai ,Wu Qian Ren Yue Shang Ma Tian 。

San Mo Li Chang De Huang He Ben Teng Xiang Dong Liu Ru Da Hai ,Wu Qian Ren Gao De Hua Shan Song Ru Yun Xiao Shang Ma Qing Tian 。

Wei Min Lei Jin Hu Chen Li ,Na Wang Wang Shi You Yi Nian 。

Zhong Yuan Ren Min Zai Hu Ren Ya Pai Xia Yan Lei Yi Liu Jin ,Ta Men Pan Wang Wang Shi Bei Fa Pan Le Yi Nian You Yi Nian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赏析摘录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要想理解第二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 古诗文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