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潭州(时自潭之衡)」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发潭州(时自潭之衡)全文,发潭州(时自潭之衡)译文,发潭州(时自潭之衡)注释,发潭州(时自潭之衡)赏析等内容。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全文阅读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译文解释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注释大全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拼音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赏析摘录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但又含蕴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杜甫本来是“性豪业嗜酒”的,何况现在是天涯沦落,前途渺茫,所以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黯然伤情的心绪可以想见。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 诗词名句网>>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