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曹植的诗句大全

杂诗七首·其一是由魏晋朝作者曹植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回忆的诗句,写景的诗句,思念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杂诗七首·其一全文,杂诗七首·其一译文,杂诗七首·其一注释,杂诗七首·其一赏析等内容。

《杂诗七首·其一》,作者:曹植,朝代:魏晋。译文对照

《杂诗七首·其一》全文阅读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杂诗七首·其一》译文解释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杂诗七首·其一》注释大全

①北林:泛指树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②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③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④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⑤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杂诗七首·其一》拼音

Gao Tai Duo Bei Feng ,Chao Ri Zhao Bei Lin 。

Zhi Zi Zai Mo Li ,Jiang Hu Jiong Ju Shen 。

Fang Zhou An Ke Ji ,Li Sai Gu Nan Ren !

Gu Yan Fei Na You ,Guo Ting Chang Ai Yin 。

Qiao Sai Mu Yuan Ren ,Yuan Yu Tuo Wei Yin 。

Xing Ying Hu Bu Jian ,Pian Pian Shang Wo Xin 。

《杂诗七首·其一》赏析摘录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后人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 古诗文网>>

《杂诗七首·其一》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在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一说生于山东菏泽市鄄城。191年(初平二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今聊城市莘县朝城镇),眷属随之,192年曹植就出生在这里。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