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陈维崧的诗句大全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是由清朝作者陈维崧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全文,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译文,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注释,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赏析等内容。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作者:陈维崧,朝代:清。译文对照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全文阅读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译文解释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注释大全

①邢州:河北邢台。

②并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

③一派:一片。 酸风:辛辣刺眼之风。语出 《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

④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

⑤荆高:荆指荆轲,战国卫人,后居燕,好读书击剑。被燕太子丹拜为上卿,奉命刺秦王政,未遂,被杀。高指高渐离,战国燕人,善击筑。荆轲赴秦,宾客穿白衣冠送行于易水。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而去。秦灭燕后,秦王政熏瞎渐离双目,令击筑。他在筑内藏铅弹击秦王,未中,被杀。

⑥燕赵悲歌:指荆高送别事。 《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⑦易水:河名,在河北易县附近。

⑧豫让:春秋末期晋国人,为智伯家臣。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智伯瑶为赵襄子所灭。豫让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数次谋刺赵襄子,不遂,自刎而亡。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拼音

Qiu Se Leng Bing Dao ,Yi Pa Suan Feng Juan Nu Tao 。Bing Ma San He Nian Shao Ke ,Cu Hao ,Zao Li Lin Zhong Zui She Diao 。

Can Jiu Yi Jing Gao ,Yan Zhao Bei Ge Shi Wei Xiao 。Yi Zuo Che Sheng Han Yi Shui ,Jin Chao ,Kang Kai Hai Guo Yu Rang Qiao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赏析摘录

陈维崧少小生长江南,罗绮金粉,本多顽艳格调。至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且铸就了《湖海楼词》的显著特色。在“一派酸风卷怒涛”的萧瑟秋日,词人与三河豪侠并辔而行,途经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目睹少年们“皂栎林中醉射雕”的“粗豪”气概,不禁回忆起当年荆轲、高渐离、豫让等悲剧英雄。词人心底的慷慨苍凉随着酸风疾漩而出,与如雪霜锋交相辉映,奏响激扬劲健的旋律,令人数百年以下读之,犹觉其生气虎虎,闪现于字里行间。“忆昨车声寒易水”句是一篇词眼,昔陶潜《咏荆轲》云:“其人虽已没,千载有... 古诗文网>>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作者简介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