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益的诗句大全

从军北征是由唐朝作者李益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无奈的诗句,战争的诗句,边塞的诗句,情感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从军北征全文,从军北征译文,从军北征注释,从军北征赏析等内容。

《从军北征》,作者:李益,朝代:唐。译文对照

《从军北征》全文阅读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从军北征》译文解释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从军北征》注释大全

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③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从军北征》拼音

Tian Shan Xue Hou Hai Feng Han ,Heng Di Pian Chui Hang Lu Nan 。

Qi Li Zheng Ren San Shi Mo ,Yi Shi Hui Xiang Yue Ming Kan 。

《从军北征》赏析摘录

这里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浓缩、更集中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的体验。他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因而诗中往往隐藏着他自身的影子,对读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北征》,说明诗人也参加了这次远征,正如黄叔燦在《唐诗笺注》中所指出,“碛里征人,妙在不说着自己,而己在其中”。当然,这首诗的感染力之所以特别强烈,更因为他善于运用诗人独有的敏锐的观察力,从远征途中耳闻目睹的无数生活素材中选取了一幅最动人... 诗词名句网>>

《从军北征》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