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丙子送春」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刘辰翁的诗句大全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由宋朝作者刘辰翁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婉约的诗句,豪放的诗句,送别的诗句,宋词三百首的诗句,地名的诗句,咸阳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兰陵王·丙子送春全文,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兰陵王·丙子送春注释,兰陵王·丙子送春赏析等内容。

《兰陵王·丙子送春》,作者:刘辰翁,朝代:宋。译文对照

《兰陵王·丙子送春》全文阅读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解释

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着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着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着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春已归去,谁最忧愁痛苦?那些首航的鸿雁,沉落在荒僻的边土。梁间的栖燕没有故主,杜鹃悲切的蹄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那珍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在他被迁走离开咸阳时,不忍远离二频频回顾。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时分,怎样才能捱得过去!春天啊,你此次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怨恨离别,像庾信一样写下愁赋得语句。苏堤上,天天都是凄风苦雨。叹惜故国的美好时光,只能在梦境中再去游历。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记住。人生流落到这种情形,只能在深夜里,与儿子相对话语。

《兰陵王·丙子送春》注释大全

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宋初,犯死罪获贷者,配隶于此。

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

箭雁:中箭而坠逝的大雁。

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

梁燕:指亡国后的臣民。

长门:指宋帝宫阙。

江令:江淹被降为建安吴兴令,世称江令。有《别赋》。

庾信:南北朝时人。

苏堤:西湖长堤,苏轼守杭州时所筑。

孺子:辰翁有子名将孙,也善作词。

《兰陵王·丙子送春》拼音

Song Chun Qu 。Chun Qu Ren Jian Mo Lu 。Qiu Qian Wai ,Fang Cao Lian Tian ,Shei Qian Feng Sha An Na Pu 。Yi Yi Shen Yi Xu 。Man Yi Hai Men Fei Xu 。Luan Ya Guo ,Dou Zhuai Cheng Huang ,Bu Jian Lai Shi Shi Deng Chu 。

Chun Qu 。Zui Shei Ku 。Dan Jian Yan Shen Bian ,Liang Yan Mo Zhu 。Du Juan Sheng Li Chang Men Mu 。Xiang Yu Shu Diao Tu ,Lei Pan Ru Lou 。Xian Yang Song Ke Lv Hui Gu 。Xie Ri Wei Neng Du 。

Chun Qu 。Shang Lai Fou 。Zheng Jiang Ling Hen Bie ,Yu Xin Chou Fu 。Er Ren Jie Bei Qu 。Su Di Jin Ri Feng He Yu 。Tan Shen You Gu Guo ,Hua Ji Qian Du 。Ren Sheng Liu La ,Gu Ru Zi ,Gong Ye Yu 。

《兰陵王·丙子送春》赏析摘录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全词凄绝哀怨,寄托很深。《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共分三段。第一段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春去人间无路”是全词的主题句,词中各段发端,均以“春去”领起,并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加以发挥。“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用对比手法写... 古诗文网>>

《兰陵王·丙子送春》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