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画鹰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题画的诗句,写鸟的诗句,励志的诗句,动植物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画鹰全文,画鹰译文,画鹰注释,画鹰赏析等内容。

《画鹰》,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画鹰》全文阅读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译文解释

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画鹰》注释大全

⑴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⑵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⑶耸身:即竦身。是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⑷侧目:斜视。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

⑸绦: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摘:可以解除。

⑹轩楹:堂前窗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⑺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⑻平芜:草原。

《画鹰》拼音

Su Lian Feng Shuang Qi ,Cang Ying Hua Zuo Shu 。

Shen Sai Jiao Tu ,Ce Mu Shi Chou Hu 。

Tao Xuan Guang Kan Ti ,Xuan Ying Shi Ke Hu 。

He Dang Ji Fan Diao ,Mao Xie Sa Ping Wu 。

《画鹰》赏析摘录

这首题画大概写于713年——741年(开元年间)的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这是一首题画诗,“句句是鹰,句句是画”(《杜诗解》)。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 古诗文网>>

《画鹰》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