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门泛舟二首」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东鲁门泛舟二首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句,抒情的诗句,豪迈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东鲁门泛舟二首全文,东鲁门泛舟二首译文,东鲁门泛舟二首注释,东鲁门泛舟二首赏析等内容。

《东鲁门泛舟二首》,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东鲁门泛舟二首》全文阅读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东鲁门泛舟二首》译文解释

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驾起小舟,乘着月光,沿着溪水转,恍如王子猷山阴雪后寻访戴安道。

《东鲁门泛舟二首》注释大全

⑴东鲁门:据《一统志》记载:东鲁门在兖州(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城东。

⑵沙:水旁之地。天倒开: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⑶萦回:萦绕回旋。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⑷泛月:月下泛舟。寻:这里是沿、随的意思。

⑸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东晋人王徽之家住山阴,一夜大雪,四望一片洁白,忽忆好友戴逵家在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就乘船去访问。经过一夜的时间,才到达戴的门前,却不入门而回。人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阴:一作“隐”。

⑹盘:环绕。两句意为: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

⑺何啻(chì):何异。风流:这里指高雅的行为。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东鲁门泛舟二首》拼音

Ri La Sha Ming Tian Dao Kai ,Bo Yao Dan Dong Shui Ying Hui 。

Qing Zhou Fan Yue Xun Xi Zhuai ,Yi Shi Shan Yin Xue Hou Lai 。

Shui Zuo Qing Long Pan Dan Di ,Tao Hua Ga An Lu Men Xi 。

Re Jiao Yue Xia Cheng Zhou Qu ,He Chi Feng Liu Dao Shan Xi 。

《东鲁门泛舟二首》赏析摘录

这组记录着诗人寓居东鲁时的一段生活。东鲁是唐时的兖州(今山东曲阜),“东鲁门”在府城东。诗中写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这组诗的第一首流传较广。此诗首句“日落沙明天倒开”,写景奇妙。常言“天开”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日落”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天开”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次句“波摇石动水萦回”。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波摇石动”,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 古诗文网>>

《东鲁门泛舟二首》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