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神·斑竹枝」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刘禹锡的诗句大全

潇湘神·斑竹枝是由唐朝作者刘禹锡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咏物的诗句,哀怨的诗句,婉约的诗句,怀古的诗句,宋词三百首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潇湘神·斑竹枝全文,潇湘神·斑竹枝译文,潇湘神·斑竹枝注释,潇湘神·斑竹枝赏析等内容。

《潇湘神·斑竹枝》,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译文对照

《潇湘神·斑竹枝》全文阅读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斑竹枝》译文解释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潇湘神·斑竹枝》注释大全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④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⑤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⑥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潇湘神·斑竹枝》拼音

Ban Zhu Zhi ,Ban Zhu Zhi ,Lei Hen Dian Dian Ji Xiang Sai 。

Chu Ke Yu Ting Yao Se Yuan ,Xiao Xiang Shen Ye Yue Ming Shi 。

《潇湘神·斑竹枝》赏析摘录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 古诗文网>>

《潇湘神·斑竹枝》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