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谢朓的诗句大全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是由南北朝朝作者谢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写水的诗句,写景的诗句,思乡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全文,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译文,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注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赏析等内容。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作者:谢朓,朝代:南北朝。译文对照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全文阅读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译文解释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注释大全

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到。宣城,在今安徽宣州市。板桥,板桥浦,在离建康不远的西南方,《文选》李善注引《水经注》:“”水上经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江又北经新林浦。

2、江路:长江的水路。句:写 人逆水向西南而行。

3、永:长,远。毛传:“永,长。”

4、归流:归向大海的江流。

5、骛(wù务):奔驰。如,骛置,以马疾驰传递。骛行,疾驰。引申为追求。如,好高骛远。

6、天际:天边,指江天相接处。

7、归舟:返航的船,这里指归向京城的船。

8、江树:江边之树。

9、摇摇:.心神不定貌。

10、屡:副词,屡空,经常贫乏而一无所有。屡复,多次告白,后用以指贫穷、衣食不继。;

11、禄情:怀恋俸禄。

12、协( xié):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协,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13、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14、嚣尘:亦作“嚻尘”。 喧闹扬尘、这里指喧嚣的尘世。

15、赏心:.心意欢乐。

16、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列女传》卷二载,陶答子治陶(古邑名,在今山东)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猪)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等待)死耳。"一年后,答子之家果以盗诛。玄豹,颜色黑中带红的豹。此以玄豹为喻,说自己外任宣城,远离京都是非之地,可以全身远害。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拼音

Jiang Lu Xi Na Yong ,Gui Liu Dong Bei Wu 。

Tian Ji Shi Gui Zhou ,Yun Zhong Bian Jiang Shu 。

Lv Sai Juan Yao Yao ,Gu You Xi Yi Lv 。

Ji Huan Huai Lu Qing ,Fu Xie Cang Zhou Qu 。

Ao Chen Zi Ci Ge ,Shang Xin Yu Ci Yu 。

Sui Mo Xuan Bao Zi ,Zhong Yin Na Shan Wu 。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赏析摘录

全诗十二句分二层。第一层开头四句,写自已离开建康乘船逆流西行。第一、二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 ”,点明此行溯流而上,与江水相背而行,水长路远谢朓的船第一站定是新林浦,由此出发。在赴宣城的途中有不少佳篇,又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侍停靠写的。新林浦、三山的在建康西南,离京邑不远,宣城也在建康西南,所以开头是说,江舟向西南方向行驶,水流却东北流去。此时诗人想,江水尚知道入海为归,而人却辞别故土而去。这时诗人对归海的江水感慨万千,羡慕不已。他又遥想,水流归海的途中正经过自已的家乡京邑,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永” 与“ 鹜”不但形... 古诗文网>>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作者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