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采菖蒲者」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嵩山采菖蒲者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嵩山采菖蒲者全文,嵩山采菖蒲者译文,嵩山采菖蒲者注释,嵩山采菖蒲者赏析等内容。

《嵩山采菖蒲者》,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嵩山采菖蒲者》全文阅读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嵩山采菖蒲者》译文解释

《嵩山采菖蒲者》注释大全

《嵩山采菖蒲者》拼音

Shen Xian Duo Gu Mao ,Shuang Er Xia Chui Jian 。

Song Yue Feng Han Wu ,Yi Shi Jiu Yi Xian 。

Wo Lai Cai Chang Pu ,Fu Shi Ke Yan Nian 。

Yan Zhong Hu Bu Jian ,Mie Ying Ru Yun Yan 。

Yu Di Jing Mo Wu ,Zhong Gui Mao Ling Tian 。

《嵩山采菖蒲者》赏析摘录

《嵩山采菖蒲者》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