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百八塔」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俞益谟的诗句大全

咏百八塔是由清朝作者俞益谟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咏物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咏百八塔全文,咏百八塔译文,咏百八塔注释,咏百八塔赏析等内容。

《咏百八塔》,作者:俞益谟,朝代:清。译文对照

《咏百八塔》全文阅读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咏百八塔》译文解释

《咏百八塔》注释大全

⑴这首 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八塔,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数而名。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东麓,黄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该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说建于西夏时期),背山面河,依山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数12行排列,形成总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第一座塔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塔心正中立一木柱,内填土坯,外砌青砖,涂白色。塔顶为宝珠式,塔身如覆钵状、鼓腹尖锥状、葫芦状、宝瓶状,塔座均为束腰八角须弥座。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间,因取半岛南端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意,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

⑶灭渡:佛教语,亦作“灭度”。谓僧人死亡。梵语涅槃、泥洹的意译。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语。此用为对自己诗作的谦称。

⑺百八浮图:即一百零八塔。浮图: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弯曲的地方。

⑼蜜顿:蜜,似应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扬身、口、意“三密相应”和“即身成佛”。顿,顿悟和顿渐,是佛教禅宗的两种修行方法。金刚杵:密宗用为护法摧魔的法器,亦称“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

⑽舍利: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词。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等表达事物的真相,总不免有所增减,不能恰到好处。要表示其真实,只能用“照那样子“的”“如”来作形容。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将它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之称,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弥陀佛”。 周遭:周围。

《咏百八塔》拼音

《A Yo Wang Jing 》Yan :Zhu Fo Mie Du Hou ,Zhou Ye Yi Gui Shen Zao Da Wu Qian Si Shi Ba Suo ,Yi Zhe Shi Ji Ji Shu Yu 。Ran Hai Nei Jun Xian Suo Jian Liao Liao ,Du Ci Bai Ba Ju Yu Yi Ou ,Jue Yi Wei Bi Mo Wei 。Yu Sheng Si Chang Si ,Mi Suo Jiu Jing ,Lv Cheng Li Gou ,Qing Zhi Gao Ming 。

Bai Ba Fu Tu Xin Yi Zai ,Mo Jin Mo Gu Zhuang Shan Wei 。

Jiang Mo Mi Du Jin Gang Chu ,Shui Fa Ou Cheng She Li Dui 。

Zhi Lv Ji Tuan Chuan Xia Po ,Gu Jiang Di Zhu Wan Bo Tui 。

Shei Neng Shi De Zhen Ru Yi ,Chang Fo Zhou Zao Ri Ji Hui 。

《咏百八塔》赏析摘录

《咏百八塔》作者简介

俞益谟(1653~1713),清朝将领。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