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轼的诗句大全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是由宋朝作者苏轼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忧思的诗句,情感的诗句,写景的诗句,婉约的诗句,贬谪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全文,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译文,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注释,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赏析等内容。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全文阅读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译文解释

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歌女林临风而立,身边飞舞的雪花如柳絮,喝下美酒的红唇,如樱桃绚烂,我则在酒杯前吁气措手,摸着白胡须。须。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注释大全

⑴苏:即江苏苏州市。旧注云:“公有薄田在苏,今岁为风涛荡尽。“这句是指自己在苏州的田地被风潮扫荡但却并不介意。

⑵这两句想象黄州一带由于大雪而明年将获得“麦千车”的大丰收,而“人饱”将使“我愁”消除;说明自己的“愁”是对国计民生的忧念。

⑶翠袖:指穿翠绿衣裳的歌女。绛唇:红唇。樱珠:樱桃。这两句是说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当她举杯饮酒时双唇好似烂熟的红樱桃。

⑷镊:拔除。霜须:白须。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拼音

Mo Qing Feng Tao Bu Ji Su 。Xue Qing Jiang Shang Mai Qian Che 。Dan Ling Ren Bao Wo Chou Mo 。

Cui Xiu Yi Feng Ying Liu Xu ,Jiang Chun De Jiu Lan Ying Zhu 。Zun Qian A Shou Nie Shuang Xu 。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赏析摘录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词的上片描写雪景和作者由此而想象的来年丰收景象,以及因人民有希望获丰收、饱暖而喜悦的心情,下片回叙前一日酒筵间的情景 ,抒发了词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整首词境界鲜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乐景表忧思,以艳丽衬愁情,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词的首句,若据傅引旧注,则“万顷风涛不记苏”的“苏”,当指苏州,旧注中的“公”,当指苏轼。这一句说的是苏轼未把在苏州为风灾荡尽的田产记挂心上 。但据现有资料,苏轼被贬黄州时无... 诗词名句网>>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