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冬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子夜吴歌·冬歌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人物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思念的诗句,冬天的诗句,妇女的诗句,季节的诗句,乐府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子夜吴歌·冬歌全文,子夜吴歌·冬歌译文,子夜吴歌·冬歌注释,子夜吴歌·冬歌赏析等内容。

《子夜吴歌·冬歌》,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子夜吴歌·冬歌》全文阅读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吴歌·冬歌》译文解释

明天早上就要出发打仗了,连夜为丈夫缝制征袍。白皙的手此时抽针都冻得僵硬,又怎么拿起那冷如冰的剪刀?裁缝给丈夫寄去征袍,再过多少天才能到临洮?

《子夜吴歌·冬歌》注释大全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驿:驿馆

《子夜吴歌·冬歌》拼音

Ming Chao Yi Shi Fa ,Yi Ye Xu Zheng Pao 。

Su Shou Chou Zhen Leng ,Na Kan Ba Jian Dao 。

Cai Feng Ji Yuan Dao ,Ji Ri Dao Lin Tao 。

《子夜吴歌·冬歌》赏析摘录

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 古诗文网>>

《子夜吴歌·冬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