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春词 / 春词」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刘禹锡的诗句大全

和乐天春词 / 春词是由唐朝作者刘禹锡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人物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春天的诗句,孤独的诗句,女子的诗句,季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和乐天春词 / 春词全文,和乐天春词 / 春词译文,和乐天春词 / 春词注释,和乐天春词 / 春词赏析等内容。

《和乐天春词 / 春词》,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译文对照

《和乐天春词 / 春词》全文阅读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和乐天春词 / 春词》译文解释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和乐天春词 / 春词》注释大全

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题目。

⑵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和乐天春词 / 春词》拼音

Xin Zhuang Yi Mian Xia Zhu Lou ,Shen Suo Chun Guang Yi Yuan Chou 。

Hang Dao Zhong Ting Shu Hua Duo ,Qing Ting Fei Shang Yu Sao Tou 。

《和乐天春词 / 春词》赏析摘录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 古诗文网>>

《和乐天春词 / 春词》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