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轼的诗句大全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是由宋朝作者苏轼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句,饮酒的诗句,抒情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文,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译文,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注释,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赏析等内容。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文阅读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译文解释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注释大全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拼音

Duo Qing Duo Gan Reng Duo Bing ,Duo Jing Lou Zhong 。Zun Jiu Xiang Feng 。Le Shi Hui Tou Yi Xiao Kong 。

Ting Bei Ju Ting Pi Pa Yu ,Xi Nian Qing Long 。Zui Lian Chun Rong 。Xie Zhao Jiang Tian Yi Ma Gong 。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赏析摘录

东坡喜吟,词集中颇多歌席酬谢、即事明笔的“急就章”。这些临时随意而发、肆口而成的作品,不容深思,无暇推敲,未必完美,但却更足以显示东坡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的创作才华,别有系人之处。这篇《采桑子》,正属于此类即兴之作。据东坡的友人杨绘(元素)记载: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仲冬,东坡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与孙洙巨源、王存正仲集会于该地风景奇胜的甘露寺多景楼。席间,京师官妓甚多,而一个名叫胡琴的,姿色技艺尤其美好。酒阑,孙巨源请求东坡说:“残霞晚照,非奇词不尽。”东坡于是填了这篇《采桑... 古诗文网>>

这首《采桑子》是苏轼的即兴之作,虽不尽完美,却显示了他的素养与才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仲冬,即1074 年冬 ,东坡调任密州知州,途经润州即现在江苏镇江市 ,与孙巨源 、王正仲在甘露寺多景楼集会。席间有色艺俱佳的官妓胡琴相伴,周围是晚霞夕照中愈显奇丽的美景 ,于是孙巨源请东坡临景填词。东坡应约写下了这首《采桑子》,另作了一首名为《润州甘露寺弹筝》的诗。首句“多情多感仍多病”四借用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首句“鲁钝仍多病”的句型和后三字,连用三个“多”字言情发端,以其奇兀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多景楼”的“多”字与上句中的... 诗词名句网>>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