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辛弃疾的诗句大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由宋朝作者辛弃疾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爱国的诗句,慨叹的诗句,情感的诗句,咏史的诗句,怀古的诗句,宋词三百首的诗句,咏史怀古的诗句,目的的诗句,豪放的诗句,讽刺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扬州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等内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译文对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阅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解释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大全

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赢得:剩得,落得。

7.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8.“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9.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10.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

Qian Gu Jiang Shan ,Ying Xiong Mo Mi Sun Zhong Mou Chu 。Wu Xie Ge Tai ,Feng Liu Zong Bei Yu Da Feng Chui Qu 。Xie Yang Cao Shu ,Xun Chang Hang Mo ,Ren Dao Ji Nu Ceng Zhu 。Xiang Dang Nian ,Jin Ge Tie Ma ,Qi Tun Mo Li Ru Hu 。

Li Jing Qian Gu De Jiang Shan ,Zai Ye Nan Zhao Dao Xiang Sun Quan Na Yang De Ying Xiong 。Dang Nian De Wu Xie Ge Tai Hai Zai ,Ying Xiong Ren Wu Que Sui Zhao Sui Yue De Liu Shi Zao Yi Bu Fu Cun Zai 。Xie Yang Zhao Zhao Chang Man Cao Shu De Pu Tong Xiao Hang ,Ren Men Shui Na Shi Dang Nian Liu Yu Ceng Jing Zhu Guo De De Fang 。Hui Xiang Dang Nian ,Ta Ling Jun Bei Fa 、Shou Fu Shi De De Shi Hou Shi He Deng Wei Meng 。

Yuan Jia Cao Cao ,Feng Lang Ju Xu ,Ying De Cang Huang Bei Gu 。Si Shi San Nian ,Wang Zhong You Ji ,Feng Huo Yang Zhou Lu 。Ke Kan Hui Shou ,Fo Li Ci Xia ,Yi Pian Shen Ya She Gu 。Ping Shei Wen :Lian Po Lao Yi ,Shang Neng Fan Fou ?

Ran Er Liu Yu De Er Zi Liu Yi Long Hao Da Xi Gong ,Cang Cu Bei Fa ,Que Fan Er Rang Bei Wei Tai Wu Di Ta Ba Dao Cheng Ji Hui Shi Na Xia ,Bing Di Chang Jiang Bei An Er Fan ,Zao Dao Dui Shou De Chong Chuang 。Wo Hui Dao Na Fang Yi Jing You Si Shi San Nian Le ,Kan Zhao Zhong Yuan Reng Ran Ji De ,Dang Nian Yang Zhou Lu Shang ,Dao Chu Shi Jin Bing Na Qin De Zhan Huo Feng Yan 。Zen Me Neng Hui Shou A ,Dang Nian Ta Ba Dao De Hang Gong Wai Jing You Bai Xing Zai Na Li Ji Si ,Wu Ya Zhuo Shi Ji Pin ,Ren Men Guo Zhao She Ri ,Zhi Ba Ta Dang Zuo Yi Wei Shen 祇Lai Gong Feng ,Hai You Shei Hui Wen ,Lian Po Lao Le ,Fan Liang Hai Hao Ma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摘录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 古诗文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