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观潮」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陈师道的诗句大全

十七日观潮是由宋朝作者陈师道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十七日观潮全文,十七日观潮译文,十七日观潮注释,十七日观潮赏析等内容。

《十七日观潮》,作者:陈师道,朝代:宋。译文对照

《十七日观潮》全文阅读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十七日观潮》译文解释

《十七日观潮》注释大全

《十七日观潮》拼音

Man Man Ping Sha Zou Bai Hong ,Yao Tai Shi Shou Yu Bei Kong 。

Qing Tian Yao Dong Qing Jiang De ,Wan Ri Fu Chen Ji Lang Zhong 。

《十七日观潮》赏析摘录

钱塘江在浙江省,江口是个虎口的形状。海水涨潮倒灌进来,受到河床的约束,就会掀起巨大波澜,这便是自古有名的钱塘江大潮。大潮每年八月十六到十八日水势最猛,人观潮选在十七这一天,正为欣赏那雄伟奇丽的壮观。诗起笔就描摹了一派极其雄壮的场面。首句写潮水方起,仅如银线,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中高边低的情况。形容潮头似白虹,形象地道出了外观、颜色与气势,已道人所未道;又用了“走”字,描绘远处潮水逼近的情况,不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出它的妙处。第二句写潮水涌到面前,人间的物象已不足以形容,所以改用神话想象,说天神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这样气势浩大的... 古诗文网>>

《十七日观潮》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