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文天祥的诗句大全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是由宋朝作者文天祥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赞美的诗句,爱国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全文,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译文,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注释,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赏析等内容。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作者:文天祥,朝代:宋。译文对照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全文阅读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後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炊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译文解释

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安史乱起,正气崩解,不见尽忠报国之士,反多无耻降敌之徒,士风不振,大义不存。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他们那样的操守,那种如百炼精钢似的精诚。  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如果他们当时甘心投降卖国,则必受人唾骂,以至遗臭万年,又怎么能够流芳百世呢?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邮亭下,如有奸雄经过,面对先烈,则当仔细思量、反躬自省。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注释大全

⑴潮阳:今广东潮阳县。

⑵文天祥主张以孔孟之道立身行事。这三句就提出应该为忠、孝而死。

⑶光岳:高大的山。光岳气分:指国土分裂,即亡国。君臣义缺:指君臣之间欠缺大义。刚肠:指坚贞的节操。这四句是说自宋室沦丧以来,士大夫不能保全节操,君臣之间欠缺大义,是谁辜负了凛然不屈、刚正不阿的品德。

⑷张巡: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太守许远共守危城,城陷后两人先后被害,他们英勇抗敌,宁死不屈的精神受到后人敬仰。

⑸后来者:指以后的士大夫。操:操守。

⑹翕歘(音唏嘘):即倏忽,如火光之一现。云亡:死去。“云”字无义。

⑺古庙:即张、许公庙。仪容:指张、许两人的塑像。

⑻邮亭:古代设在沿途、供给公家送文书及旅客歇宿的会馆。这三句是对卖国投降的宋末奸臣的警告。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拼音

Wei Zi Si Xiao ,Wei Chen Si Zhong ,Si You He Fang 。Zi Guang Yue Qi Fen ,Shi Mo Quan Jie ,Jun Chen Yi Que ,Shei Fu Gang Chang 。Ma Zei Sui Yang ,Ai Jun Hu Yuan ,Liu De Sheng Ming Mo Gu Xiang 。Hou Lai Zhe ,Mo Er Gong Zhi Cao ,Bai Lian Zhi Gang 。

Ren Sheng Xi Chui Yun Wang 。Hao Lie Lie Hong Hong Zuo Yi Chang 。Shi Dang Shi Mai Guo ,Gan Xin Jiang Lu ,Shou Ren Tuo Ma ,An De Liu Fang 。Gu Miao You Shen ,Yi Rong Yan Ya ,Ku Mu Han Ya Ji Xi Yang 。You Ting Xia ,You Jian Xiong Guo Ci ,Zai Xi Sai Liang 。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赏析摘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叛乱,张巡、许远在睢阳(今河南商丘),死拒叛兵。使江淮得一屏障,支援平叛战争。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遭贬,赴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作出很多好事。韩愈曾撰写《张中丞传后叙 》,表彰张许功烈事 。后来潮州人感念韩愈,建书院、庙 祀,并为张许建立祠庙,选址县东郊东山山麓。南宋时,文天祥驻兵潮阳,拜谒张许庙,因感而发,作此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起笔突兀,如两个擎天大柱。子死于孝,臣死于忠,此二句蕴含儒家思想本原。《易·序卦》中讲:“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诗词名句网>>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