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其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萧纲的诗句大全

蜀道难·其二是由南北朝朝作者萧纲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古诗三百首的诗句,乐府的诗句,写山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蜀道难·其二全文,蜀道难·其二译文,蜀道难·其二注释,蜀道难·其二赏析等内容。

《蜀道难·其二》,作者:萧纲,朝代:南北朝。译文对照

《蜀道难·其二》全文阅读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译文解释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蜀道难·其二》注释大全

①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②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拼音

Wu Shan Qi Bai Li ,Ba Shui San Hui Qu 。

Di Sheng Xia Fu Gao ,Yuan Ti Duan Hai Xu 。

《蜀道难·其二》赏析摘录

《蜀道难·其二》作者简介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