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杨炯的诗句大全

从军行是由唐朝作者杨炯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战争的诗句,励志的诗句,场景的诗句,初中古诗的诗句,边塞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从军行全文,从军行译文,从军行注释,从军行赏析等内容。

《从军行》,作者:杨炯,朝代:唐。译文对照

《从军行》全文阅读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从军行》译文解释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从军行》注释大全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4)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5)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6)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从军行》拼音

Feng Huo Zhao Xi Jing ,Xin Zhong Zi Bu Ping 。

Feng Huo Zhao Yao Jing Dou Chang An ,Bu Ping Zhi Qi You Ran Er Sheng 。

Ya Zhang Ci Feng Que ,Tie Ji Rao Long Cheng 。

Ci Bie Huang Gong ,Jiang Jun Shou Zhi Bing Fu Er Qu ;Wei Di Gong Cheng ,Jing Rui Ji Bing Yong Meng Yi Chang 。

Xue An Diao Qi Hua ,Feng Duo Za Gu Sheng 。

Da Xue Fen Fei ,Jun Qi An Ran Shi Se ;Kuang Feng Nu Hou ,Ga Za Dong Dong Zhan Gu 。

Ning Wei Bai Fu Chang ,Sheng Zuo Yi Shu Sheng 。

Wo Ning Yuan Zuo Ge Di Ji Jun Guan Wei Guo Chong Feng Xian Zhen ,Ye Sheng Guo Dang Ge Bai Mian Shu Sheng Zhi Hui Diao Gou Xun Zhang 。

《从军行》赏析摘录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 诗词名句网>>

《从军行》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