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柳宗元的诗句大全

渔翁是由唐朝作者柳宗元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人的诗句,景色的诗句,山水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渔翁全文,渔翁译文,渔翁注释,渔翁赏析等内容。

《渔翁》,作者:柳宗元,朝代:唐。译文对照

《渔翁》全文阅读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渔翁》译文解释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渔翁》注释大全

⑴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渔翁》拼音

Yu Weng Ye Bang Xi Yan Su ,Xiao Ji Qing Xiang Ran Chu Zhu 。

Yu Weng Wan Shang Kao Zhao Xi Shan Xie Su ,Zao Shang Ji Qu Qing Che De Xiang Shui ,Yi Chu Zhu Wei Chai Zuo Fan 。

Yan Xiao Ri Chu Bu Jian Ren ,Ai Nai Yi Sheng Shan Shui Lu 。

Tai Yang Chu Lai Yun Wu San Jin Bu Jian Ren Ying ,Yao Lu De Sheng Yin Cong Bi Lu De Shan Shui Zhong Chuan Chu 。

Hui Kan Tian Ji Xia Zhong Liu ,Yan Shang Mo Xin Yun Xiang Zhu 。

Hui Tou Wang Qu Yu Zhou Yi Zai Tian Bian Xiang Xia Piao Liu ,Shan Shang De Bai Yun Zheng Zai Sui Yi Piao Fu ,Xiang Hu Zhui Zhu 。

《渔翁》赏析摘录

这首小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 古诗文网>>

这首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 )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 》,借山水以写幽怀。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 诗词名句网>>

《渔翁》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朝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