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月夜」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厉鹗的诗句大全

灵隐寺月夜是由清朝作者厉鹗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写景的诗句,古诗三百首的诗句,抒情的诗句,景点的诗句,孤独的诗句,景色的诗句,月夜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灵隐寺月夜全文,灵隐寺月夜译文,灵隐寺月夜注释,灵隐寺月夜赏析等内容。

《灵隐寺月夜》,作者:厉鹗,朝代:清。译文对照

《灵隐寺月夜》全文阅读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灵隐寺月夜》译文解释

《灵隐寺月夜》注释大全

灵隐寺,在杭州灵隐山东南麓,寺前有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环境清幽。 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意境清冷。

香界:指佛寺。明 《丹铅总录·琐语》:“佛寺曰香界。”白:谓如雪如霜,喻清冷。

“月在”句: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云。

一灯:指佛殿中长明灯。群动息:语本 《饮酒》诗:“日入群动息。”谓万物俱息。

“孤磬”句:以佛殿孤磬之声,反衬万籁俱寂之幽静。四天,四方天空。 《从幸香山寺应制》:“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空,空寂。

《灵隐寺月夜》拼音

Ye Han Xiang Jie Bai ,Jian Qu Si Men Tong 。

Yue Zai Zhong Feng Ding ,Quan Liu Luan Xie Zhong 。

Yi Deng Qun Dong Xi ,Gu Qing Si Tian Kong 。

Gui Lu Wei Feng Hu ,Kuang Wen Yan Xia Feng 。

《灵隐寺月夜》赏析摘录

《灵隐寺月夜》是一首五言古体。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附近有飞来峰、冷泉亭诸名胜,是西湖的游览胜地。“月夜”标题,可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灵隐寺的月夜景色。从诗中“夜寒”、“落叶”看,时间当在深秋。首二句,“夜寒”点时间,在深秋的寒夜。“香界”,指佛寺。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眼前。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而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夜的静谧... 古诗文网>>

《灵隐寺月夜》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