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全文阅读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译文解释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注释大全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拼音
Kuo La Qing Yun Xin ,Jiao Jie Huang Jin Jin 。
Fu Gui Fan Xiang Wang ,Ling Ren Hu Zi Shen 。
Ceng Deng Bin Mao Ban ,Cheng Shi Nan Zai Hai 。
Ju Yuan Duo Dan Sheng ,He Shi Ma Ti Jian 。
Lu Luo Chang Bu Ya ,Que Yu Hai Dong Shan 。
Jun Wei Lu Ceng Zi ,Bai Yi Gao Tang Li 。
Shu Ji Zhao Ping Yuan ,Pian Cheng Ming Zhu En 。
Feng Shuang Tui Du Zuo ,Jing Jie Zhen Xiong Fan 。
Hu Shi Bing Jin Yue ,E Mei Kai Yu Zun 。
Cai Gao Mu Xia Qu ,Yi Chong Lin Zhong Yan 。
Shui Su Wu Xi Yue ,Shuang Ti San Xia Yuan 。
Dong Feng Chun Cao Lu ,Jiang Shang Hou Gui Xuan 。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赏析摘录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