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牧的诗句大全

长安秋望是由唐朝作者杜牧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秋天的诗句,季节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长安秋望全文,长安秋望译文,长安秋望注释,长安秋望赏析等内容。

《长安秋望》,作者:杜牧,朝代:唐。译文对照

《长安秋望》全文阅读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长安秋望》译文解释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长安秋望》注释大全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长安秋望》拼音

Lou Yi Shuang Shu Wai ,Jing Tian Mo Yi Hao 。

Lou Ge Yi Zai Jing Shuang De Shu Lin Wai ,Tian Kong Ru Ming Jing Mo Qian Yun Yi Hao 。

Na Shan Yu Qiu Se ,Qi Shi Liang Xiang Gao 。

Jun Ba De Na Shan Yu Qing Shuang Qiu Se ,Qi Shi Hu Bu Xiang Rang Liang Liang Zheng Gao 。

《长安秋望》赏析摘录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 诗词名句网>>

《长安秋望》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