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祖席离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晏殊的诗句大全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由宋朝作者晏殊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踏莎行·祖席离歌全文,踏莎行·祖席离歌译文,踏莎行·祖席离歌注释,踏莎行·祖席离歌赏析等内容。

《踏莎行·祖席离歌》,作者:晏殊,朝代:宋。译文对照

《踏莎行·祖席离歌》全文阅读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祖席离歌》译文解释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踏莎行·祖席离歌》注释大全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⑵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⑶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⑷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⑸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⑹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⑺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踏莎行·祖席离歌》拼音

Zu Xi Li Ge ,Chang Ting Bie Yan 。Xiang Chen Yi Ge You Hui Mian 。Ju Ren Pi Ma Ying Lin Si ,Hang Ren Qu Zhao Yi Bo Zhuai 。

Hua Ge Hun Xiao ,Gao Lou Mu Duan 。Xie Yang Zhi Song Ping Bo Yuan 。Mo Qiong Mo Jin Shi Li Chou ,Tian Ya De Jiao Xun Sai Bian 。

《踏莎行·祖席离歌》赏析摘录

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长亭”为送别之地。“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 诗词名句网>>

《踏莎行·祖席离歌》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进贤)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