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日暮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句,场景的诗句,山村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日暮全文,日暮译文,日暮注释,日暮赏析等内容。

《日暮》,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日暮》全文阅读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日暮》译文解释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日暮》注释大全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日暮》拼音

Niu Yang Xia Lai Jiu ,Ge Yi Bi Chai Men 。

Feng Yue Zi Qing Ye ,Jiang Shan Fei Gu Yuan 。

Dan Quan Liu An Bi ,Cao Lou Di Qiu Gen 。

Tou Bai Deng Ming Li ,He Xu Hua Jin Fan 。

《日暮》赏析摘录

《经》里有一个很美的篇章,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的妇人,在黄昏的时候,看到家里的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休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的景象。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详的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的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离开已久的故乡。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样,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的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 诗词名句网>>

《日暮》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