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柳宗元的诗句大全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是由唐朝作者柳宗元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咏物的诗句,怀才不遇的诗句,竹子的诗句,动植物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全文,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译文,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注释,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赏析等内容。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作者:柳宗元,朝代:唐。译文对照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全文阅读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译文解释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注释大全

①苦竹:竹的一种。杆矮小,节较其它竹为长,四月中生笋,味苦。

②危桥:高桥。属:连接。幽径:幽深的小路。

③迸:裂,开。箨(tuò):竹笋上一层一层的皮,即笋壳。

④ 筠(yún):竹皮。虚心:空心。

⑤瞰(kàn):望,俯视,向下看。

⑥聆:听。吟:成调的声音。

⑦差池:参差不齐。《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⑧嘲口哲(zhāo zhā):亦作“嘲哳”、“啁哳”,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⑨谅:料想,实在。要津:重要的渡口,隐喻重要的职位。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拼音

Wei Qiao Shu You Jing ,Liao Rao Chuan Shu Lin 。

Beng Tuo Fen Ku Jie ,Qing Jun Bao Xu Xin 。

Fu Kan Juan Juan Liu ,Yang Ling Xiao Xiao Yin 。

Cha Chi Xia Yan Ri ,Chao Zha Ming Shan Qin 。

Liang Mo Yao Jin Yong ,Qi Xi You Yu Yin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赏析摘录

本诗更象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 古诗文网>>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朝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