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咏怀古迹(其三)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怀古的诗句,思乡的诗句,唐诗三百首的诗句,数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咏怀古迹(其三)全文,咏怀古迹(其三)译文,咏怀古迹(其三)注释,咏怀古迹(其三)赏析等内容。

《咏怀古迹(其三)》,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咏怀古迹(其三)》全文阅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珮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译文解释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珮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注释大全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指王昭君。

(3)去:离开。

(4)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5)朔漠:北方的沙漠。

(6)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7)省:曾经。

(8)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咏怀古迹(其三)》拼音

Qun Shan Mo He Fu Jing Men ,Sheng Chang Ming Fei Shang You Cun 。

Qian Shan Mo Ling Hao Xiang Bo Tao Ben Fu Jing Men ,Wang Zhao Jun Sheng Chang De Xiang Cun Zhi Jin Liu Cun 。

Yi Qu Zi Tai Lian Shuo Mo ,Du Liu Qing Zhong Xiang Huang Hun 。

Cong Zi Tai Yi Qu Zhi Tong Xiang Sai Wai Sha Mo ,Huang Jiao Shang Du Liu De Qing Fen Dui Zhao Huang Hun 。

Hua Tu Sheng Shi Chun Feng Mian ,Huan 珮Kong Gui Ye Yue Hun 。

Zhi Yi Ping Hua Tu Shi Bie Zhao Jun De Rong Yan ,Yue Ye Li Huan 珮Ding Dang Shi Zhao Jun Gui Hun 。

Qian Zai Pi Pa Zuo Hu Yu ,Fen Ming Yuan Hen Qu Zhong Lun 。

Qian Zai Pi Pa Yi Zhi Dan Zou Hu De Yin Diao ,Qu Zhong Shu Fa De Fen Ming De Zhao Jun Yuan Hen 。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摘录

这是组《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 古诗文网>>

《咏怀古迹(其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