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院题名记」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司马光的诗句大全

谏院题名记是由宋朝作者司马光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古文观止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谏院题名记全文,谏院题名记译文,谏院题名记注释,谏院题名记赏析等内容。

《谏院题名记》,作者:司马光,朝代:宋。译文对照

《谏院题名记》全文阅读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谏院题名记》译文解释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谏院题名记》注释大全

(1)天禧:宋真宗(赵恒)年号。

(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谏院题名记》拼音

Gu Zhe Jian Mo Guan ,Zi Gong Qing Da Fu ,Zhi Yu Gong Shang ,Mo Bu De Jian Zhe 。Han Xing Yi Lai ,Shi Zhi Guan 。

Fu Yi Tian Xia Zhi Zheng ,Si Hai Zhi Zhong ,De Shi Li Bing ,Cui Wu Yi Guan Shi Yan Zhi ,Ji Wei Ren Yi Chong Yi 。Ju Shi Guan Zhe ,Chang Zhi Ji Da ,She Ji Xi ;Xian Ji Ji ,Hou Ji Huan ;Zhuan Li Guo Jia Er Bu Wei Shen Mou 。Bi Ji Ji Wu Ming Zhe ,You Ji Ji Wu Li Ye ,Ji Jian Xiang Qu He Yuan Zai !

Tian Xi Chu ,Zhen Zong Zhao Zhi Jian Guan Liu Yuan ,Ze Ji Zhi Shi 。Qing Li Zhong ,Qian Jun Shi Shu Ji Ming Wu Ban ,Guang Kong Jiu Er Man Mie 。Jia 祐Ba Nian ,Ke Wu Dan 。Hou Zhi Ren Jiang Li Zhi Ji Ming Er Yi Zhi Yue :“Mou Ye Zhong ,Mou Ye Zha ,Mou Ye Zhi ,Mou Ye Qu 。”Wu Hu !Ke Bu Ju Zai !

《谏院题名记》赏析摘录

《谏院题名记》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