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轼的诗句大全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是由宋朝作者苏轼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景色的诗句,写景的诗句,山水的诗句,题画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全文,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译文,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注释,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赏析等内容。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全文阅读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译文解释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注释大全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

②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两山屹立江中,遥遥相对。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一峰独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江水中。

③搀:刺,直刺。

④低昂:高一低,起伏不定。

⑤峨峨:高耸的样子。这句以女子的发髻比拟大小孤山水雾缭绕的峰峦。

⑥“晓镜”句以妇女的梳妆镜比喻江面、湖面。

⑦贾(gǔ)客:商人。

⑧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这两句说,船上的商人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早已嫁给彭郎了。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拼音

Shan Cang Cang ,Shui Mang Mang ,Da Gu Xiao Gu Jiang Zhong Yang 。

Ya Beng Lu Jue Yuan Diao Qu ,Wei You Qiao Mu Chan Tian Chang 。

Ke Zhou He Chu Lai ,Zhao Ge Zhong Liu Sheng Yi Yang 。

Sha Ping Feng Ruan Wang Bu Dao ,Gu Shan Jiu Yu Chuan Di Ang 。

E E Liang Yan Huan ,Xiao Jing Kai Xin Zhuang 。

Zhou Zhong Gu Ke Mo Man Kuang ,Xiao Gu Qian Nian Jia Peng Lang 。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赏析摘录

这首题画,是宋神宗元丰元年(l078苏轼任徐州(今属江苏)知州时创作的。题中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一作右)武卫大将军,世称李将军。他的山水画多以青绿胜,明代画论家董其昌说他是山水画“北宗”的创始人。宋代《宣和画谱》评其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缈难写之状。”可见他的着色山水画同王维的水墨写意山水也有相似之处,都重视意境创造,使画中有诗。苏轼题咏的这幅《长江绝岛图》早己不存,今存《江帆楼阁图》是青绿山水,颇有郁勃、恢宏的盛唐气象,相传是李思训墨宝诗意解析这首诗构思缜密,章法严整,层次分明。依其... 古诗文网>>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