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觏的诗句大全

读长恨辞是由宋朝作者李觏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咏史的诗句,讽刺的诗句,札记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读长恨辞全文,读长恨辞译文,读长恨辞注释,读长恨辞赏析等内容。

《读长恨辞》,作者:李觏,朝代:宋。译文对照

《读长恨辞》全文阅读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读长恨辞》译文解释

《读长恨辞》注释大全

《读长恨辞》拼音

Shu Dao Ru Tian Ye Yu Yin ,Luan Ling Sheng Li Bei Zhan Jin 。

Dang Shi Geng You Jun Zhong Si ,Zi Shi Jun Wang Bu Dong Xin 。

《读长恨辞》赏析摘录

这是用绝句形式写的读后感兼咏史。这类诗最重的是要有创见,富有新意不少唐人以杨玉环之死写过诗白居易的《长恨歌》最为著名,白乐天写这首诗时并不乐天,题目中的“恨”字足可说明一切李商隐的《马嵬》也很有名,批判的矛头直指李隆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讽刺挖苦的味道相当明显郑畋《马嵬坡》中“景阳宫井又何人”,以陈后主和张丽华比李隆基和杨玉环,隐含讥刺。还有杜甫的“中自诛褒妲”刘禹锡的“天子舍妖姬”等,含有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念。李靓的这首绝句立意不但新,而且高,可以说超过了前人。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 古诗文网>>

《读长恨辞》作者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