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于襄阳书」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韩愈的诗句大全

与于襄阳书是由唐朝作者韩愈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古文观止的诗句,议论的诗句,用人的诗句,书信的诗句,文言文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与于襄阳书全文,与于襄阳书译文,与于襄阳书注释,与于襄阳书赏析等内容。

《与于襄阳书》,作者:韩愈,朝代:唐。译文对照

《与于襄阳书》全文阅读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与于襄阳书》译文解释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没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那样殷切,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请从我郭隗开始。”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志在建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过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与于襄阳书》注释大全

⑴贞元十八年春,韩愈为四门博士。国子,即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下分七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四门博士,即四门馆教授。将仕郎,官阶,唐属从九品。守,任的意思。

⑵负:仗侍。

⑶休光:盛美的光辉,光华。

⑷后进之士:后通显的人。为之后焉:做他们的歌颂者。

⑸虽盛而不传:即使成就卓越却不会流传。

⑹是二人:这两种人。相须:相待。这里是互相依赖的意思。

⑺援:攀援。推:推举。

⑻殷多、盛。这里引申作密切解。相遇:互相遇合。

⑼负:仗恃。谄:讨好。

⑽顾:照顾关怀。

⑾戚戚:忧虑的样子。赫赫:威显的样子。

⑿干之:求他。干,干谒。

⒀闻于人:听说。⒁侧闻:从旁边听说,表示谦恭。

⒂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工作讲求实际。

⒃卷舒:卷缩舒展,这里是进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来使用。其,你,第二人称。

⒄遇知:受到赏识。获礼:得到尊敬。

⒅恒:平常,普通。

⒆:隗kuí,郭隗,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招贤纳士,欲报齐国之仇,往见郭隗,郭隗说:“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⒇刍:读音chú,喂牲口的草。

《与于襄阳书》拼音

Qi Yue San Ri ,Jiang Shi Lang 、Shou Guo Zi Si Men Bo Shi Han Yu ,Jin Feng Shu Shang Shu Ge Xia 。

Shi Zhi Neng Xiang Da Ming 、Xian Dang Shi Zhe ,Mo Bu You Xian Da Zhi Shi 、Fu Tian Xia Zhi Wang Zhe Wei Zhi Qian Yan 。Shi Zhi Neng Chui Xiu Guang 、Zhao Hou Shi Zhe ,Yi Mo Bu You Hou Jin Zhi Shi 、Fu Tian Xia Zhi Wang Zhe ,Wei Zhi Hou Yan 。Mo Wei Zhi Qian ,Sui Mei Er Bu Zhang ;Mo Wei Zhi Hou ,Sui Cheng Er Bu Chuan 。Shi Er Ren Zhe ,Wei Shi Bu Xiang Xu Ye 。

Ran Er Qian Bai Zai Nai Yi Xiang Yu Yan 。Qi Shang Zhi Ren Mo Ke Yuan 、Xia Zhi Ren Mo Ke Tui Yu ?He Ji Xiang Xu Zhi Yan Er Xiang Yu Zhi Shu Ye ?Ji Gu Zai Xia Zhi Ren Fu Ji Neng Bu Ken Chan Ji Shang ,Shang Zhi Ren Fu Ji Wei Bu Ken Gu Ji Xia 。Gu Gao Cai Duo Qi Qi Zhi Qiong ,Cheng Wei Mo He He Zhi Guang 。Shi Er Ren Zhe Zhi Suo Wei Jie Guo Ye 。Wei Chang Gan Zhi ,Bu Ke Wei Shang Mo Ji Ren ;Wei Chang Qiu Zhi ,Bu Ke Wei Xia Mo Ji Ren 。Yu Zhi Song Ci Yan Jiu Yi ,Wei Chang Gan Yi Wen Yu Ren 。

Ce Wen Ge Xia Bao Bu Shi Zhi Cai ,Te Li Er Du Hang ,Dao Fang Er Shi Shi ,Juan Shu Bu Sui Hu Shi ,Wen Wu Wei Ji Suo Yong ,Qi Yu Suo Wei Ji Ren Zai ?Yi Wei Wen Hou Jin Zhi Shi ,You Yu Zhi Yu Zuo You 、Huo Li Yu Men Xia Zhe ,Qi Qiu Zhi Er Wei De Xie ?Jiang Zhi Cun Hu Li Gong ,Er Shi Zhuan Hu Bao Zhu ,Sui Yu Ji Ren ,Wei Xia Li Xie ?He Ji Yi Wen Er Jiu Bu Wen Ye ?Yu Sui Bu Cai ,Ji Zi Chu Bu Gan Hou Yu Heng Ren ,Ge Xia Jiang Qiu Zhi Er Wei De Yu ?Gu Ren You Yan :“Qing Zi Kui Shi 。”Yu Jin Zhe Wei Chao Xi Chu Mi 、Pu Lin Zhi Zi Shi Ji ,Bu Guo Fei Ge Xia Yi Chao Zhi Xiang Er Zu Ye 。Ru Yue :“Wu Zhi Cun Hu Li Gong ,Er Shi Zhuan Hu Bao Zhu 。Sui Yu Ji Ren ,Wei Xia Li Yan 。”Ze Fei Yu Zhi Suo Gan Zhi Ye 。Shi Zhi Chuo Chuo Zhe ,Ji Bu Zu Yi Yu Zhi ;Lei La Ji Wei Zhi Ren ,You Bu Neng Ting Yan 。Ze Xin Hu Ming Zhi Qiong Ye !

Jin Suo Jiu Suo Wei Wen Yi Shi Ba Shou ,Ru Ci Lan Guan ,Yi Zu Zhi Ji Zhi Zhi Suo Cun 。Yu Kong Ju Zai Bai 。

《与于襄阳书》赏析摘录

《与于襄阳书》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