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全文阅读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
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译文解释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注释大全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拼音
Wu Zu Chui Tuo 籥,Tian Ren Xin Sen Luo 。
Gui Gen Fu Tai Su ,Qun Dong Xi Yuan He 。
Yan Yan Si Zhen Ren ,Chi Bian Re Tao Bo 。
Jiao Liu Mo Shi Ji ,Yang Mo Ri Cheng Ke 。
Fu Zi Wen Luo Song ,Kua Cai Cai Gu Duo 。
Wei Jin Hao Yong Yue ,Jiu Ke Fang Cuo Tuo 。
Dao Ke Shu Mai Zhi ,Wu Bao Yi Shan He 。
Quan Jun Hai Song Qiu ,Kai Zhuo Pan Ting Ke 。
San Hua Ru Wei La ,Cheng Xing Yi Lai Guo 。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赏析摘录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