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闻笛」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益的诗句大全

春夜闻笛是由唐朝作者李益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音乐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思归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春夜闻笛全文,春夜闻笛译文,春夜闻笛注释,春夜闻笛赏析等内容。

《春夜闻笛》,作者:李益,朝代:唐。译文对照

《春夜闻笛》全文阅读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译文解释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春夜闻笛》注释大全

⑴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⑵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相看:一作“相逢”。

《春夜闻笛》拼音

Han Shan Chui Di Huan Chun Gui ,Qian Ke Xiang Kan Lei Man Yi 。

Dong Ting Yi Ye Mo Qiong Yan ,Bu Dai Tian Ming Jin Bei Fei 。

《春夜闻笛》赏析摘录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当是贬谪从军南来。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 诗词名句网>>

《春夜闻笛》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