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郑公宅同咏竹」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杜甫的诗句大全

严郑公宅同咏竹是由唐朝作者杜甫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咏物的诗句,宴饮的诗句,场景的诗句,文章中包含严郑公宅同咏竹全文,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严郑公宅同咏竹注释,严郑公宅同咏竹赏析等内容。

《严郑公宅同咏竹》,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

《严郑公宅同咏竹》全文阅读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解释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严郑公宅同咏竹》注释大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含han箨(tuò):包有笋壳。箨:笋壳

书shu帙(zhì):书套。帙:包书的布套。

《严郑公宅同咏竹》拼音

Lu Zhu Ban Han Tuo ,Xin Sao Cai Chu Qiang 。

Se Qin Shu Zhi Wan ,Yin Guo Jiu Zun Liang 。

Yu Xi Juan Juan Jing ,Feng Chui Xi Xi Xiang 。

Dan Ling Mo Jian Fa ,Hui Jian Bi Yun Chang 。

《严郑公宅同咏竹》赏析摘录

这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贯诗风有异。“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者化... 古诗文网>>

《严郑公宅同咏竹》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