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柳中庸的诗句大全

听筝是由唐朝作者柳中庸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伤别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洛阳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听筝全文,听筝译文,听筝注释,听筝赏析等内容。

《听筝》,作者:柳中庸,朝代:唐。译文对照

《听筝》全文阅读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听筝》译文解释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听筝》注释大全

⑴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

⑵抽弦促柱: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⑶“似逐”两句:似,好像。逐,追逐。态,状态,情态。随,追随。识,认得,辨别。

⑷独夜:孤独一人的夜晚。

⑸灯影:灯下的影子。

⑹空楼:没有人的楼房。

⑺更(gèng):更加,愈加。

⑻几重(chóng):几层。

⑼“江南”句: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听筝》拼音

Chou Xian Cu Zhu Ting Qin Zheng ,Mo Xian Qin Ren Bei Yuan Sheng 。

Shi Zhu Chun Feng Zhi Liu Tai ,Ru Sui Ti Diao Shi Hua Qing 。

Shei Jia Du Ye Chou Deng Ying ,He Chu Kong Lou Sai Yue Ming 。

Geng Ru Ji Chong Li Bie Hen ,Jiang Na Qi Lu Luo Yang Cheng 。

《听筝》赏析摘录

《听筝》作者简介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