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碧海无波」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晏殊的诗句大全

踏莎行·碧海无波是由宋朝作者晏殊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秋天的诗句,场景的诗句,离别的诗句,季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踏莎行·碧海无波全文,踏莎行·碧海无波译文,踏莎行·碧海无波注释,踏莎行·碧海无波赏析等内容。

《踏莎行·碧海无波》,作者:晏殊,朝代:宋。译文对照

《踏莎行·碧海无波》全文阅读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碧海无波》译文解释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望远方,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踏莎行·碧海无波》注释大全

(1)碧海:海上神山。瑶台;路上仙境。

(2)红笺小字:用红信纸写的信。

《踏莎行·碧海无波》拼音

Bi Hai Mo Bo ,Yao Tai You Lu 。Sai Liang Bian Ge Shuang Fei Qu 。Dang Shi Qing Bie Yi Zhong Ren ,Shan Chang Shui Yuan Zhi He Chu 。

Qi Xi Ning Chen ,Xiang Gui Yan Wu 。Gong Jian Xiao Zi Ping Shei Fu 。Gao Lou Mu Jin Yu Huang Hun ,Wu Tong Xie Shang Xiao Xiao Yu 。

《踏莎行·碧海无波》赏析摘录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 ,原来可以双飞同去 ,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现在“ 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碧海,指海上神山;瑶台,《离骚》有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如今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 诗词名句网>>

《踏莎行·碧海无波》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进贤)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