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烛二首」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世民的诗句大全

咏烛二首是由唐朝作者李世民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咏烛二首全文,咏烛二首译文,咏烛二首注释,咏烛二首赏析等内容。

《咏烛二首》,作者:李世民,朝代:唐。译文对照

《咏烛二首》全文阅读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咏烛二首》译文解释

《咏烛二首》注释大全

《咏烛二首》拼音

Yan Ting Feng Lai Dong ,Hua Kai Bu Dai Chun 。

Zhen Xia Qian Hang Lei ,Fei Shi Wei Sai Ren 。

Jiu Long Pan Yan Dong ,Si Zhao Zhu Hua Sheng 。

Ji Ci Liu Gao Dian ,Kan Chi Dai Yue Ming 。

《咏烛二首》赏析摘录

《咏烛二首》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