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辛弃疾的诗句大全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是由宋朝作者辛弃疾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典故的诗句,豪放的诗句,抚今追昔的诗句,地名的诗句,扬州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全文,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译文,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注释,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赏析等内容。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译文对照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全文阅读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译文解释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注释大全

⑴“舟次扬州和人韵”一作“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即 正, 人 的族弟)、周显先韵(东南一带名士)。”下文“二客”即此意。

⑵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

⑶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猎:借指发动战争。

⑷组练:组甲练袍,指军队。

⑸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前秦苻坚举兵南侵东晋,号称九十万大军,他曾自夸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结果淝水一战,大败而归。此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败绩。

⑹“忆昔”二句: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事。鸣髇,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射时发声。血污,指死于非命。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曾率师南侵,此借指金主完颜亮。

⑺“季子”二句: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这里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时一样有一股锐气,寻求建立功业,到处奔跑貂裘积满灰尘,颜色变黑。

⑻“今老”三句:谓今过扬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当年。搔白首:暗用 《梦 》诗意:“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⑼“倦游”两句:欲退隐江上,种桔消愁。桔千头: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命人到武陵龙阳洲种桔千株。临终时对其儿说:我家有“千头木奴”,足够你岁岁使用。(《襄阳耆旧传》

⑽“二客”三句:称颂友人学富志高,愿为之谋划。名胜:名流。万卷诗书事业:化用杜甫诗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

⑾“莫射”二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李广居蓝田南山中,闻郡有虎,尝自射之。又据《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这二句是感叹朝廷偃武修文,作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拼音

La Ri Sai Chen Qi ,Hu Ji Lie Qing Qiu 。Han Jia Zu Lian Shi Mo ,Lie Jian Song Ceng Lou 。Shei Dao Tou Bian Fei Du ,Yi Xi Ming Xiao Xie Wu ,Feng Yu Fo Li Chou 。Ji Zi Zheng Nian Shao ,Pi Ma Hei Diao Qiu 。

Jin Lao Yi ,Sao Bai Shou ,Guo Yang Zhou 。Juan You Yu Qu Jiang Shang ,Shou Chong Ju Qian Tou 。Er Ke Dong Na Ming Sheng ,Mo Juan Shi Shu Shi Ye ,Chang Shi Yu Jun Mou 。Mo She Na Shan Hu ,Zhi Mi Fu Min Hou 。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赏析摘录

此词约作于淳熙五年(1178 年)当时作者以大理少卿出领湖北转运副使,溯江西行。舟停泊在扬州时,与友人杨济翁(炎正 )、周显先有词作往来唱和,此词即其一 。周生平未详 。杨则是有名词人,其原唱《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存于《西樵语业》中,是忧愤时局,感慨“报国无路”之作。作者在南归之前,在山东、河北等地区从事抗金活动,到过扬州,又读到友人伤时的词章,心潮澎湃,遂写下这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词作。词的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 诗词名句网>>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