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岑参的诗句大全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是由唐朝作者岑参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全文,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译文,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注释,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赏析等内容。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作者:岑参,朝代:唐。译文对照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全文阅读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译文解释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注释大全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拼音

Xi Yuan Yi Lu Gua Cheng Tou ,Ke San Gong Ting Yu Wei Shou 。

Jun Qu Shi Kan Fen Shui Shang ,Bai Yun You Shi Han Shi Qiu 。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赏析摘录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 诗词名句网>>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作者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