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万事有不平」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顾炎武的诗句大全

精卫·万事有不平是由清朝作者顾炎武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文章中包含精卫·万事有不平全文,精卫·万事有不平译文,精卫·万事有不平注释,精卫·万事有不平赏析等内容。

《精卫·万事有不平》,作者:顾炎武,朝代:清。译文对照

《精卫·万事有不平》全文阅读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万事有不平》译文解释

《精卫·万事有不平》注释大全

《精卫·万事有不平》拼音

Mo Shi You Bu Ping ,Er He Kong Zi Ku ;

Chang Jiang Yi Cun Shen ,Xian Mu Dao Zhong Gu ?

Wo Yuan Ping Dong Hai ,Shen Chen Xin Bu Gai ;

Da Hai Mo Ping Ji ,Wo Xin Mo Jue Shi 。

Wu Hu !Jun Bu Jian ,

Xi Shan Xian Mu Zhong Diao Duo ,Que Lai Yan Qu Zi Cheng Ke 。

《精卫·万事有不平》赏析摘录

顾炎武(1613-1682年),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顾炎武从二十七起开始编纂两部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这首诗是顾炎武在36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相传,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被大海吞噬了生命。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精卫鸟,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从高山采集石子和树枝衔在嘴里丢向东海。顾炎武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 诗词名句网>>

《精卫·万事有不平》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