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题画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文,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译文,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注释,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赏析等内容。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文阅读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译文解释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注释大全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拼音

E Mei Gao Chu Xi Ji Tian ,Luo Fu Zhi Yu Na Ming Lian 。

Ming Gong Yi Sai Hui Cai Bi ,Qu Shan Zou Hai Zhi Yan Qian 。

Man Tang Kong Cui Ru Ke Sao ,Chi Cheng Xia Qi Cang Wu Yan 。

Dong Ting Xiao Xiang Yi Miao Mian ,San Jiang Qi Ze Qing Hui Yan 。

Jing Tao Xiong Chong Xiang He Chu ,Gu Zhou Yi Qu Mi Gui Nian 。

Zheng Fan Bu Dong Yi Bu Xuan ,Piao Ru Sui Feng La Tian Bian 。

Xin Yao Mu Duan Xing Nan Jin ,Ji Shi Ke Dao San Shan Dian 。

Xi Feng Zheng Rong Pen Liu Quan ,Heng Dan Cu Shui Bo Chan Yuan 。

Dong Ya Ge Da Bi Qing Wu ,Shen Lin Za Shu Kong Qian Mian 。

Ci Zhong Ming Mei Shi Zhou Ye ,Yin Ji Ji Ting Mo Ming Chan 。

Chang Song Zhi Xia Lie Yu Ke ,Dui Zuo Bu Yu Na Chang Xian 。

Na Chang Xian Ren Zhao Fu Zi ,Miao Nian Li La Qing Yun Shi 。

Song Ting Mo Shi Luo Zhong Bin ,Yao Ran Ru Zai Dan Qing Li 。

Wu Se Fen Tu An Zu Zhen ,Zhen Xian Ke Yi Quan Wu Shen 。

Re Dai Gong Cheng Bi Yi Qu ,Wu Ling Tao Hua Xiao Sha Ren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赏析摘录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 诗词名句网>>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