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刘彻的诗句大全

秋风辞是由汉朝作者刘彻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风的诗句,古诗三百首的诗句,季节的诗句,人生的诗句,景色的诗句,秋天的诗句,乐府的诗句,岁月的诗句,文章中包含秋风辞全文,秋风辞译文,秋风辞注释,秋风辞赏析等内容。

《秋风辞》,作者:刘彻,朝代:汉。译文对照

《秋风辞》全文阅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秋风辞》译文解释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秋风辞》注释大全

①辞:韵文的一种。

②黄落:变黄而枯落。

③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④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⑤泛:浮。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⑥中流:中央。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⑦鸣:发声,响。发:引发,即“唱”。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

⑧极:尽。

⑨奈老阿:对老怎么办呢?

《秋风辞》拼音

Qiu Feng Qi Xi Bai Yun Fei ,Cao Mu Huang La Xi Yan Na Gui 。

Qiu Feng Gua Qi ,Bai Yun Fei 。Cao Mu Ku Huang Yan Na Gui 。

Lan You Xiu Xi Ju You Fang ,Huai Jia Ren Xi Bu Neng Wang 。

Xiu Mei De Shi Lan Hua Ya ,Fang Xiang De Shi Ju Hua 。Sai Nian Mei Ren Nan Wang Huai 。

Fan Lou Chuan Xi Ji Fen He ,Heng Zhong Liu Xi Yang Su Bo 。

Cheng Zuo Zhao Lou Chuan Hang Shi Zai Fen He Shang ,Hua Dong Chuan Jiang Yang Qi Bai Se De Bo Lang 。

Xiao Gu Ming Xi Fa Zhao Ge ,Huan Le Ji Xi Ai Qing Duo 。

Chui Qi Xiao Lai Da Qi Gu ,Huan Le Guo Tou Ai Shang Duo 。

Shao Zhuang Ji Shi Xi Nai Lao He !

Nian Qing De Ri Zi Zao Guo Qu ,Jian Jian Cui Lao Mei Nai He 。

《秋风辞》赏析摘录

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正如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古诗文网>>

《秋风辞》作者简介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